传感器/变送器/仪表按厂商品牌选用指南按种类分类选用指南按行业应用选用指南 模块模组 隔离采集仪器仪表
产品资料 技术资料 样例工程 产品驱动 参考设计 应用电路 通讯协议 使用说明 支持软件 数据查询 问题解答 标准法规 图书资料 基础知识

|以产品原理分类导航|以应用领域分类导航|以测试对象分类导航|以气体厂家品牌分类导航|按气体分子式分类|按气体类型分类    气体模块模组气体检测仪气体仪器设备应用领域与气体信息关联表常用气体传感器/变送器/仪表资料下载优质廉价国产气体传感器/报警器

     
 
爆炸下限、爆炸上限  
氧化性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  
常用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数据表  
烤漆房工作原理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认识可燃气体检测仪  
可燃气体检测仪您知多少?  
与ppm有关的浓度及浓度单位换算  
气体含量规范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5044-8  
电气防爆基本常识  
安装固定式气体检测装置的安装建议  
气体传感器基础
气体传感器资料
气体传感器应用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选型表
以产品原理分类导航选购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
催化燃烧式气体传感器
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
热传导式气体传感器
红外气体传感器
红外气体探测器
离子烟雾传感器
光离子气体传感器
挥发有机物(VOC)传感器
红外光源及探测器
O2氧气传感器专场
CO2二氧化碳传感器专场
CH4甲烷传感器专场
以应用领域分类导航选购
工业安全监测
排放监测
汽车尾气监测
水中氧监测
医疗监测
工业安全
工业
矿用
民用
车载
警用
其它
以测试对象分类导选购
以气体厂家品牌分类导航选购
按气体分子式分类选购
按气体类型分类选购
气体模块模组选购
气体检测仪选购
气体仪器设备选购
应用领域与气体信息关联表
常用气体传感器/变送器/仪表资料下载
优质廉价国产气体传感器/报警器
 
   
 

 | 气体传感器

 + 红外气体传感器|MH系列
4R系列
7R系列
 +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ME系列
ME1型
ME2型
ME3型
ME4型
 + 平面半导体气体传感器|MP系列
MP系列
 + 载体催化元件|MC系列
MC10系列
MC11系列
MC20系列
MJC4系列
 +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MQ系列
MQ系列
MQ200系列
MQ300系列
 + 固体电解质型气体传感器|MG系列
固体电解质型气体传感器
 + 热传导式气体传感器|MD系列
热传导式气体传感器
 + 热线型气体传感器|MR系列
热线型气体传感器
 + 烟雾传感器
离子烟雾传感器
QM-N5型半导体气敏元件
MQR1003型可燃性气敏器件
QM-J3型气敏元件
TP-1.1A非加热甲烷气体传感器
TP-2一氧化碳气敏传感器
TP-3酒敏传感器
TP-4空气污染传感器
燃气泄露报警器
家用一氧化碳报警器
家用复合报警器
呼出气体酒精探测仪  
QM/SCH系列气体传感器
常用气体传感器 
开发控制板/模块 
报警器/检测仪

 | 传感器模组

 + 红外气体传感器模组
红外二氧化碳小模组
 +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模组
民用一氧化碳检测用模组
工业氧气检测用模组
工业毒气检测用模组
 + 平面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模组
民用型可燃气体模组
 + 载体催化气体传感器模组
民用可然气体检测用模组
工业可燃气体检测用模组
煤矿瓦斯报警矿灯用模组
 +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模组
民用型可燃气体模组
民用型一氧化碳模组
民用型一氧化碳/可燃气体检测用模组
民用型空气质量类模组
民用型酒精检测类模组

 | 仪器设备

 + 标准气体|GAS (STD)
常见可燃气体
常见毒性气体
稀有气体
 + 气敏元件测试系统|WS系列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检测系统
载体催化元件检测系统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检测系统
 + 气敏元件检测仪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检测仪
载体催化元件检测仪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检测仪
 + 气敏元件老化台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老化台
载体催化元件老化台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老化台
 + 气体分析仪
红外气体分析仪
可燃气体浓度分析仪
毒性气体浓度分析仪
 + 气箱与配气系统
静态配气式气箱
动态配气系统
 + 其它仪器设备
传感器检测用辅助设备
 
 
常用气体传感器/变送器/仪表资料下载
电化学传感器工作指南及电路图工作电路图及尺寸图
催化燃烧式传感器工作原理毒气传感器
毒气传感器工作原理
红外传感器工作原理
电化学传感器技术条件/名词释义
氧传感器工作指南
氧气传感器工作原理
常用可燃气、毒气基本数据
气体传感器的选型及介绍
 
 
 
 
 
 
 
 
 
 
 

氧化性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

氧化性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
GB 19452-2004
国家标准局批准   2004-10-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第4章、第5章和第6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与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规章范本》(第13修订版)及《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第4修订版)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其有关技术内容与上述规章一致,在标准文本格式上按GB/T1.1-2000做了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由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危险品中心实验室。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亚太地区危险品协会、江南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利兵、李宁涛、李晶、张园、李秀萍、刘绍从。
  本标准为首次制订。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氧化性危险货物的要求、试验、标记和标签、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氧化性危险货物的危险特性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9458-2004 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 通则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规章范本》(第13修订版)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试验和标准手册》(第4修订版)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及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氧化物 oxidizing substances
  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
  3.2 碱性氧化物 alkaline oxidizing substances
  与水反应可以得到碱性物质,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为金属氧化物。
  3.3 酸性氧化物 acid oxidizing substances
  与水反应可以得到酸性物质,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为非金属氧化物。
  3.4 金属氧化物 metal oxidizing substances
  金属单质与氧气反应的产物。
  3.5 非金属氧化物 nonmetal oxidizing substances
  非金属单质与氧气反应的产物。
  3.6 干纤维素丝 celluose
  纤维长度为50µm~250µm、平均直径为25µm的干燥纤维素丝。
  3.7 标准混合物I mixture substance of reference I
  本标准试验中所用溴酸钾与干纤维素丝质量比为3:7的混合物。
  3.8 标准混合物Ⅱ mixture substance of referenceⅡ
  本标准试验中所用溴酸钾与干纤维素丝质量比为3:2的混合物。
  3.9 标准混合物Ⅲ mixture substance of reference Ⅲ
  本标准试验中所用溴酸钾与干纤维素丝质量比为2:3的混合物。
  3.10 标准混合物Ⅳmixture substance of reference Ⅳ
  本标准试验中所用质量分数为65%硝酸溶液与干纤维素丝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
  3.11 标准混合物Ⅴmixture substance of reference Ⅴ
  本标准试验中所用质量分数为50%高氨酸溶液与干纤维素丝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
  3.12 标准混合物Ⅵmixture substance of reference Ⅵ
  本标准试验中所用质量分数为40%氯酸钠溶液与干纤维素丝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
  3.13 检测混合物Ⅰ mixture substance tested Ⅰ
  待测物质与干纤维素丝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
  3.14 检测混合物Ⅱ mixture substance testedⅡ
  待测物质与干纤维素丝质量比为4:1的混合物。

 
  4要求
  4.1 氧化物包装应密封。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物、自燃物、遇湿易燃物品等混存混运。
  4.2 氧化物包装上铸印、印刷或粘贴的标记、标志和危险货物彩色标签应准确清晰,符合GB19458-2004有关规定要求。
  4.3 不同类型的氧化物,应根据其性质和灭火方法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储运地点分类存放及分类运输。
  4.4 储运和装卸前后应清扫、清洗储运地点,严防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
  4.5 储运地点应远离火种、热源、水源、防止日光曝晒。
  4.6装载储运过程中,不能用抛扔、坠落、翻倒、拖曳等方法,力求避免摩擦、撞击,防止引起爆炸。
  4.7 氧化性危险货物的正式运输名称和相应联合国编号“UN”应标明在货物的每个包件上。示例:溴酸锌,UN2469
  4.8标签形状呈45°角的正方形(菱形),最小尺寸为100mm×100mm,但包件的尺寸只允许贴附更小的标签的情况除外。标签沿边缘有一条颜色与符合相同、距边缘5mm的线。
  4.9 标签分为上下两半,底色为黄色。上半部分为图形符号,即圆圈上面一团火焰,黑色;下半部分数字“5.1”写在底角。
  4.10 如果物质具有次要危险性,则该标签应与氧化性标签一并列出。
  4.11 标签位置:
  a) 如果包件尺寸足够大,应贴在包件表面靠近正式运输名称标记的地方;
  b) 应贴在容器上,不会被容器的任何部分或容器配件,以及任何其他标签或标记遮盖的地方;
  c) 当主要危险性标签和次要危险性标签同时列出时,两者应紧连粘贴。
  当包件形状不规则或尺寸太小以致帖附的标签无法令人满意,标签可用系牢签条或其他装置挂在包件上。
  5试验
  5.1 固体氧化物危险特性试验
  5.1.1 试验目的
  通过测定一种固态物质在与一种可燃物质完全混合时增加该可燃物质的燃烧速度或燃烧强度的潜力,或者形成会自发着火的混合物的潜力,确定该物质氧化性能力。
  5.1.2 样品数量及试样准备
  5.1.2.1 从待检货物中任意抽取代表性物质500g,用于危险特性检测。
  5.1.2.2检查物质是否含有直径小于500µm的颗粒。如果直径小于500µm的粉末占总质量的10%以上,或者如果该物质是易碎的,那么应将全部试验样品磨成粉末。
  5.1.2.3制备溴酸钾标准物质:溴酸钾应过筛,但不应研磨,将标称粒径为0.15mm~0.30mm的部分作为标准物质。在65℃下干燥标准物质至恒定质量(时间至少12h),然后放入干燥器(带干燥剂)内直到冷却后待用。
  5.1.2.4制备干纤维素丝:干纤维素丝厚度不应大于25mm,在105℃下干燥至恒定质量(时间至少4h)后放入干燥器(带干燥剂)内直到冷却后待用。含水量的质量分数应小于0.5%,必要时可延长干燥时间。
  5.1.2.5 按照试验要求的比例,分别制备标准混合物Ⅰ、Ⅱ、Ⅲ。
  5.1.2.6 按照试验要求的比例,分别制备检测混合物Ⅰ、Ⅱ。
  5.1.3 试验仪器及设备
  5.1.3.1固体氧化性试验仪。仪器应放置于通风橱或其他性质的通风区内,保证气流速度为0.5m/s或更小。排烟系统应能够吸收有毒烟气。
  5.1.3.2 一个一端封闭、内直径70mm的60°漏斗型模具。
  5.1.4 试验方法
  5.1.4.1将30g的溴酸钾标准质和纤维素分别制成标准混合物Ⅰ、Ⅱ、Ⅲ。将30g的待测物质和纤维素分别制成检测混合物Ⅰ、Ⅱ,每种检测混合物应单独制备,尽快使用。每种混合物应适合以机械方法充分混合。
  5.1.4.2 使用圆锥体漏斗型模具将混合物做成底部直径为70mm的截头圆锥体,覆盖在固体氧化物试验仪的环形点火金属线上。
  5.1.4.315℃至25℃的环境温度下,接通固体氧化物试验仪电源,持续通电3min,观察混合物是否发火并燃烧,如果3min内混合物燃烧则终止试验。从电源接通截止到主要反应(例如出现火焰、灼热或无焰燃烧)结束作为混合物的燃烧时间。在主要反应之后的间歇反应,如出现火花或噼啪作响,不应列入考虑范围。如果加热金属在试验期间内断裂,则应重新开始试验,除非金属线断裂明确显示不影响试验结果。
  5.1.4.4 每种检测混合物和标准混合物应进行5次试验。
  5.2 液体氧化物危险特性试验
  5.2.1 试验目的
  通过测定一种液态物质在与一种可燃物质完全混合时增加该可燃物质的燃烧速度或燃烧强度的潜力或者形成会自发着火的混合物的潜力,确定该物质氧化性能力。
  5.2.2 样品数量及试样准备
  5.2.2.1 从待检货物中随机抽取代表性物质50g,用于危险特性检测。
  5.2.2.2制备干纤维素丝:干纤维素丝厚度不应大于25mm,在105℃下干燥至恒定质量(至少4h)后放入干燥器(带干燥剂)内直到冷却后待用。含水量按质量分数应小于0.5%,必要时可延长干燥时间。
  5.2.2.3采用质量分数为50%的高氯酸、质量分数为40%的氯酸钠溶液和质量分数为65%的硝酸溶液作为标准物质。按照试验要求的比例,分别制备标准混合物Ⅳ、Ⅴ、Ⅵ。如果做试验的是饱和溶液,应当在20℃配制。
  5.2.2.4 按照试验要求的比例,制备检测混合物I。
  5.2.3 试验仪器及设备
  5.2.3.1 系统压力容器:见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试验和标准手册》(第4修订版)。
  5.2.3.2点火系统包括一个25cm的镍/铬金属线,直径0.6mm,电阻0.85Ω/m。采用一根直径5mm的棒把金属线绕成线圈形状,然后接到点火塞的电极上。压力容底部和点火线圈下面之间的距离应为20mm。如果电极不是可调的,在线圈和容器底部之间的点火金属线端点应当用陶瓷包层绝缘。金属线用能够供应至少10A电流的直流电源加热。
  5.2.4 试验方法
  5.2.4.1将装有压力传感器和加热系统但无防爆盘的设备以点火塞为一端朝下架好。将2.5g待测液体与2.5g干纤维素放在玻璃烧杯里用一根玻璃搅拌棒拌合。为了安全,搅拌时应当在操作员和混合物之间放置一个安全屏蔽。(如果混合物在拌合或装填时着火,则不需要继续试验。)
  5.2.4.2将混合物少量分批的加入容器并轻轻拍打,确保混合物堆积在点火线圈四周并且与之接触良好。在装填过程中不得把线圈扭曲。防爆盘放好后将夹持塞拧紧。
  5.2.4.3将装了混合物的容器移到点火支撑架上,防爆盘朝下,并置于适当的防爆通风橱或点火室中。电源接到点火塞外接头,通上10A电流。从开始拌合到接通电源的时间应当约为10min。
  5.2.4.4压力传感器产生的信号在可评估又可永久记录时间/压力图形的适当系统上记录(例如瞬时记录器与图表记录器耦合)。将混合物加热到防爆盘破裂或者至少过了60s。如果防爆盘没有破裂,应待混合物冷却后小心地拆卸设备,并采取预防增压的措施。
  5.2.4.5每种检测混合物和标准混合物都进行5次试验。记录压力从表压690kPa上升到2070kPa所需要的时间,以平均时间来进行分类。
  5.3 判定准则
  5.3.1 如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则判定为5.1项固体氧化物:
  a) 检测混合物Ⅰ和Ⅱ的平均燃烧时间应分别等于或小于标准混合物I的平均燃烧时间;
  b) 检测混合物Ⅰ和Ⅱ能够分别发火并燃烧。
  5.3.2 如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则判定为5.1项液体氧化物:
  a) 检测混合物I能够发火;
  b)检测混合物I液体压力从690kPa(表压)上升至2070kPa(表压)所需的平均时间应等于或小于标准混合物Ⅳ的平均燃烧时间。
  5.4 危险等级
  按照本标准5.1条和5.2条进行试验确定为5.1项的氧化物按表1划分危险等级。
表1危险等分类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项目
  按本标准第4章、第5章的要求逐项进行检验。
  6.2 危险特性检验的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危险特性检验:
  a) 新产品投产或老产品转产时;
  b) 正式生产后,如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在正常生产时,每半年一次;
  d)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危险特性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危险特性检验。
  6.3 判定规则
  按照本标准5.1条至5.2条进行试验,依据试验结果与本标准5.3条和5.4条的要求,对氧化物的危险特性进行判定,确定氧化性物质的类别及危险等级,应符合本标准第4章的要求。
 

 

常用气体传感器/变送器/仪表资料下载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 催化燃烧式气体传感器 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 热传导式气体传感器 红外气体传感器 离子烟雾传感器 可燃气体传感器机动车用气体传感器 Dittrich气体产品 气体变送器/检测仪 O2氧气传感器专场 CO2二氧化碳传感器专场 CH4甲烷传感器专场 粉尘传感器/灰尘传感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控制 温湿度监测控制 医疗设备用传感器  瑞士Membrapor气体传感器选型 英国Alphasense气体传感器选型 日本Figaro气体传感器选型 国产气体传感器选型 日本FIS气体传感器 日本NEMOTO气体传感器 英国CITY城市气体 红外气体分析元件1 红外气体分析元件2 红外气体分析元件3       激光红外气体分析元件1 激光红外气体分析元件2 激光红外气体分析元件3 气体变送器模块 DCS公司红外产品 VTI公司红外产品 SENSORS公司红外热导产品 爱丁堡公司红外产品 BW便携式气体检测仪 BW固定式气体检测仪 CO传感 S02传感器H2S传感 NH3传感器 NO传感器 NO2传感器 CH2O传感器 CL2传感 HCL传感器 H2传感器O3传感器C2CL4传感器C2H4传感器 HF传感器 HBR传感 COCL2传感 HCN传感器 ASCL3传感 ASF3传感C4H6传感器 CLO2传感器 SIH2CL2传感器 (CH3传感器NH传感器 GeCL4传感 I2传感器 PCL3传感器 SICL4传感器 SO2F2传感器 酒精传感器 CITY公司/IT公司/SENSORIC公司气体传感器选购指南德国IT公司气体传感器选购资料德国SENSORIC公司气体传感器RAE气体传感器气体检测仪 E2V传感器 GE传感器SMARTGAS传感器 MSI传感器MEAS传感器气体检测仪常用可燃气、毒气基本数据

 

 气敏元件/气体传感器

 

国产气体

SC0002煤气

SC0003可燃性气体

SC0024二氧化硫

SC0069离子烟雾

SC0074酒精

SS-1可燃性气体

SS-1.1甲烷

臭氧

307一氧化碳      

MC145010

MC145012 MC145018  
日本费加罗气体

TGS813

TGS816

TGS821

TGS822

TGS825硫化氢

TGS830

TGS831

TGS832

TGS2442一氧化碳

TGS2611

TGS2620

 
日本根本气体

H2S硫化氢

NAP-11AF氟利昂

NAP-21A二氧化碳

NAP-505一氧化碳

NIS-07

NIS-09C    中文

SC0090酒精

 

NAP-50A NAP-55A NAP-66E NAP-100A   英文
NHS-12 NHS-20 NHS-25
NIS-02A NIS-05A
简易选型目录
氧气传感器 O2A2(2年) SC0013(5年) 汽车氧气1 汽车氧气2
  气体探测器/气体报警器

 

 

酒精报警器

离子烟雾报警器

光电烟雾报警器

酒精探测器
  家用燃气泄露报警器      
烟感专用IC

MC14467

MC14468

   
 

更多产品请看本公司产品专用销售网站:欢迎索取免费详细资料、设计指南和光盘 ;产品凡多,未能尽录,欢迎来电查询。

中国传感器科技信息网:http://www.sensor-ic.com/SSTKJ工控安防网:http://www.pc-ps.net/

SSTKJ电子 元器件网:http://www.sunstare.com/SSTKJ微波光电产品网:HTTP://www.rfoe.net/

消费电子产品网://www.icasic.com/科技产品网://www.sunstars.cn/传感器销售热线: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华路福庆街鸿图大厦9732室

    电话:0755-83376489 83376549 83607652 83370250   83370251   83376549

    传真:0755-83376182  (0)13902971329  MSN: xjr5@163.com

    邮编:518033   E-mail:szss20@163.com     QQ: 195847376

    深圳赛格展销部:深圳华强北路赛格电子市场9583号 电话:0755-83665529   13823648918

    技术支持: 0755-83394033 13501568376

    北京分公司:北京海淀区知春路132号中发电子大厦3097TEL  13823791822  FAX010-62543996 

    上海分公司:上海市北京东路668号賽格电子市场D25号 TEL  56703037  13823676822  FAX021-56703037

    西安分公司:西安高新开发区20(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导航技术研究所西安劳动南路88号电子商城二楼D23 

            TEL  18926764199  FAX:029-77678271